【年鉴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 强
2022-11-22

图片

 

 “中华文明”是谢强紫砂艺术创作着力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他的紫砂作品既生动体现了民族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广度,也十分鲜明地呈现了美善相乐的中华审美精神。

谢强的紫砂茶具创作既保留了器具的实用性,但摆脱了实用主义的羁绊,进入到更具历史纵深感的“文化品读”过程。中华文明与宜兴紫砂的结合,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礼赞,也是对当代紫砂文化的拓展,促进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留住文化根脉,弘扬时代精神,推动紫砂工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邱春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人物介绍

图片

谢   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全国轻工“大国工匠”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江苏工匠/江苏技能大师

国家级非遗紫砂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担任国家课题《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陶瓷》执行主编,《全集》全国省卷预审专家

 

图片

1966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86年随顾脉徐门紫砂名家徐元明学艺,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

历时10年完成 “中华文明”大型主题紫砂百壶系列创作,作品在“2018从都国际论坛”、南京博物院、人民日报社、中央党校、中国美术馆开展艺术巡展,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奖”。作品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展览,2021年迪拜世博会江苏周展演。 

出版《紫砂品鉴》《紫砂艺术》《紫砂工艺》著作三部。 

2020年自筹经费、自组团队,主持“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大型公益项目。

 

 作品欣赏

图片

中华文明·远古·神农尝百草

 

图片

中华文明·远古·仰韶文化

 

图片

中华文明·春秋·相见欢/禅莲

 

图片

中华文明·春秋·相见欢/兰言对语

 

图片

中华文明·战国·楚辞/问天

 

从2012年起开始创作“中华文明”百壶系列紫砂作品,沿着“史”的发展脉络,以绚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为主线,横向以时间为主轴,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如歌颂神农尝百草的“百草传奇”;教化先民养蚕、纺纱、织布的“嫘祖始蚕”;西汉的“丝绸之路”;新时代串联经济区、交汇“一带一路”,实现民族复兴的“大运河”系列;以及当代 “再续春潮”、“盛世复兴”等。此外,还汲取秦、汉、唐、宋、元、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艺术符号进行再创造,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代茶席系列:体现秦代气势磅礴的文化特征,以兵马俑为元素的《秦风茶席》;体现汉代简练高雅的文化特征,以汉代漆器艺术语言为元素的《汉风茶席》;反映唐代华丽繁缛的文化特征,以唐宫金银器艺术语言为素材的《唐韵茶席》;以及体现宋代崇尚极简美学、融合茶道、花道、香道、听琴“四艺归心”的《宋韵茶席》。纵向则以历史结点作纵向系列创作,如史前文明系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系列等,纵横交叉,用紫砂语言谱写了一曲礼敬中华文明的赞歌。

以壶鉴史,“中华文明”紫砂百壶系列作品力图建构一种对于历史的自由观看方式,并激活历史,“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图片

中华文明·秦汉·二十四节气

 

图片

中华文明·秦汉·秦时明月

 

图片

中华文明·汉·丝绸之路

 

图片

中华文明·唐·唐韵茶席

 

图片

中华文明·当代·盛世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