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为充分彰显浙江元素和龙泉特色,根据展馆设计规划,主创方决定将龙泉青瓷釉面砖(青瓷板)列入展馆外墙装饰重要材料。该工程对青瓷板的规格(大部分为783mm×290mm×10mm)、平整度、烧制、包装等也提出极高的要求,若按该质量规格要求实现批量烧制,更是对龙泉建筑青瓷产品烧制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烧制技术难,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组织龙泉瓯江青瓷有限公司、龙泉市南宋哥窑瓷业有限公司、龙泉市宝溪先明瓷厂等三家企业研发生产,进行攻坚。三家企业增加设备投入、邀请专家,历经半年对原料和釉料配方几十次进行调整和试烧,其中为实体试样6扇门供货,试验青瓷片数量超过1000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10000余平方米的青瓷板生产任务。
特别是三家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将已烧成瓷板进行切割平整后,再加温上釉三次烧成,这种在成瓷后再施釉烧成的工艺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在龙泉建筑青瓷产品生产的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烧制技术首次实现突破。
瓯江青瓷是完成青瓷板数量相对较多的企业。“对于这次参与版本馆外墙屏风龙泉工艺青瓷板的研发、制造,我们感到无比荣幸。”公司总经理林桓毅说,传统龙泉青瓷烧制一般会避开器型大、版面宽的产品。版本馆是千年传世精品工程,对所用的产品质量要求非常苛刻,特别是变形和边釉的质量要求。为此,我们专门抽调技术人员成立研制小组,多方选原材料,前往景德镇等地取经,进行几十次调整试验,最终烧出了符合要求的青瓷板。
“因为以前没有做过这种瓷板,烧制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新的问题,我们三家企业经常一起探讨、解决,改以往青瓷二次烧成为三次烧成,最终满足了平整度、尺寸的要求,这是一种技术的创新,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龙泉市南宋哥窑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逸瑞认为,这次青瓷作为点睛之作大面积用作门上装饰板,更好体现出青瓷价值,彰显了宋韵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