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获奖人物专访 | 卢伟:平衡根与芽的关系
2022-05-11

2月28日上午,“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开幕,同时也正式公布了此次双年展活动的52件获奖作品,其中高岭奖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金意陶奖20名,陶溪川新锐奖23名。

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获奖人物专访,与你一起领略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本期,让我们走近铜奖获得者卢伟,走进他的获奖作品《胡杨》。

2月28日,“瓷的精神”——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隆重开幕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金泉,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陆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礼艺术中心主任吴永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鸣为高岭奖铜奖获奖者颁奖 (右二为卢伟)

 

获奖艺术家简介

艺术家简介

卢伟,196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现就职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院

荣誉职称: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教授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景德镇市珠山区政协委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景德镇陶瓷艺术商会副会长景德镇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

 

 

铜奖作品

卢伟《胡杨》

 

 

艺术家采访

 

卢伟:本次的双年展是我唯一一次参加过的学术探讨性展览活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从世界范围来鉴定自己的作品,首先可以看到自身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不足或者有哪些比较好的方面;其次是对自身的定位,在青花绘画这一道路上从业多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对自身来说也是需要有一个认证的过程。

整体而言,参与此次展览活动也是对自我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过程。在选择参评作品时,诸如一些风景、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在我之前的创作中也都涉及过,但在选择的过程当中,为了符合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因此选了《胡杨》这幅作品。

 

卢伟作品《微风》

 

Q:请您卢伟:《胡杨》这幅作品,主要是想反映胡杨千年生长、千年不倒这种状态,传递出一种正能量,表现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想反映有国、有家、有天下这样一种体系,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创作手法上,用了一些比较缠绕、纷繁复杂的线条,一个是想借此来展现植物生长的本质,另一个是在这种缠绕的线条作品下表现一种生活不易的社会现象。在创作工艺上采用的是景德镇比较传统的青花绘画,也就是瓷板画,整个材料也是以青花元素为主,在这个创作中也包涵了我对传统工艺、传统绘画的一些思考。整体来说,就是沿袭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是结合当下的审美观点以及对艺术理解进行的探索。

 

 

卢伟作品《远离的回忆》

 

Q:您如何理解瓷的精神?您觉得自己的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瓷的精神?卢伟:陶瓷本身它是有一个多样性,那么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展示的便是瓷的精神——它具有前瞻性,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和发展理念。

《胡杨》这一作品主要是传达出传统陶瓷具有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这一性质,如果在作品创作中仅仅是照搬传统的话,那么作品就会显得比较苍白,或者是比较老旧。时代在进步,人的思维各方面都会有所进化,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人的审美观跟思绪都会产生一些变化,他的艺术随之而来所延伸出来的这种精髓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创作的作品也会随着这个时代不断地发展,随着自己思想的不断升华而产生了发展。

 

 

 

卢伟作品《乡音》Q: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有着深厚的传统积淀,作为艺术家,您如何看待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碰撞?卢伟:传统艺术是前人智慧的总结,也就是我们起房子做房子的一个根基,对传统理艺术具有深刻的理解,才会有当代艺术的弘扬和发展。

我认为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是根与芽的关系,有根才有芽,所以在沿袭当代艺术的过程当中,要多一点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与领会,取长补短。但是如果没有传统艺术作为积淀的话,那么当代艺术也是无根之物,会很浮夸,没有具体内涵,更不要说作品的延续性跟未来发展。所以,我觉得研究传统应该是我们现在要做的重中之重。

 

 

卢伟作品《十月的日子》

 

Q:这是一场影响巨大而深远的陶瓷艺术展,对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对您而言,可能会有哪些改变和思考?卢伟:瓷的精神,首先给人传达的是一种可能性,陶瓷艺术并不是说我们要固守传统,其实它还具有一些更先进的、让当代人所追捧的思潮,而这种当代思潮对景德镇的陶瓷所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说通过双年展这个国际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观展,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更好地与世界对话、与世界交流,这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的产生也具有一个重要的促进作用。

 

双年展的举办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好的航标,给大家指引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希望瓷的精神这种展览能长期办下去,也给大家有一个学习探讨研究的机会,甚至是让大家有有所改变的这样一个可能性。祝愿双年展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