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七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回来带回了大量的珍禽奇兽,其中很多是国内从未见过的。
据《天妃应灵之纪》曰:“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呈献。”
这种进献的方式,是永宣时代当时最有特点的一个政治现象。
永乐皇帝得位不正,所以特别重视祥瑞,用祥瑞的形象,寓意自己统治的合法化,所以底下的群臣也根据他的喜好,从四面八方搜集而来珍贵动物投其所好。
海水瑞兽纹在永宣时期,为皇家御用的瓷器纹饰。所谓海兽指的是海洋中出现的各类异兽,因此又称海八怪。
瓷器上的海兽有两类:一是生活在陆地的生物:比如象、麒麟(长颈鹿)、斑马、鹿、羊等;二是水生生物:比如飞龙、飞鱼、虾等。

明宣德青花海水瑞兽纹盘修复件,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盘内是一只长着翅膀的白象~
明朝建国之初缺良马,出于国防的需要,朱元璋曾派使臣到朝鲜等周边地区买马。周边多国和国内多地也会向朝廷贡马。到了永乐十三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船队归国,不少番国进贡了麒麟、天马、 神鹿等物,也为贡马也增添了不少祥瑞的色彩。



明宣德 青花海兽纹髙足杯,髙7.7 公分,估价待询,成交价:¥5750万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海外适逢郑和七下西洋,国内正值分封西藏法王之佛事活动,故有此类结合海兽及梵文的官窑作品出现。
淡画碧波潋滟,海浪翻腾,呈水气弥漫的轻盈之势,与隐约间腾遨其中的海兽现刚柔并济之意。
海兽须发飘扬、矫健刚猛,达出神入化之境。海水以粗、细线配合勾勒轮廓,呈立体视效,与深色线条所绘海兽,于色彩、质感、动态上形成鲜明反差,增加了画面景深层次,以达仙气朦胧、杳莫测其所穷之意味。

明宣德款 青花海兽髙足杯,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宣德 青花海怪纹小把盏(残破经修),口径8.1公分 足径4.3公分 髙7.7公分,1984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底层

明宣德 青花矾红彩海兽图高足杯|2013年,香港苏富比,HK$7,964万成交
海兽纹或许是因为朝局形势复杂多变、祈求国泰民安,也许是当时出于对海洋拥有更广阔的探索,祈求出海顺遂,平安归来。
海兽题材在永乐时开始, 直到成化才逐渐减少,但对整个明清的瓷器纹饰潮流都有重要的影响。
清代的海兽纹多仿制明代瓷器纹饰。

明正统-天顺青花红彩海水瑞兽纹碗 上海博物馆藏

明正统—天顺 景德镇窑青花红彩海水瑞兽纹高足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正统-天顺青花海水瑞兽纹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万历仿宣德青花海兽纹高足杯,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清康熙 素三彩海兽纹碗

清康熙 青花海兽直颈瓶
清道光 仿宣德青花矾红海兽纹碗

清代青花矾红彩海兽图盘(4-10万)落槌价 :HKD 130,000,直径20厘米

清光绪 仿康熙青花海兽纹观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