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陶堆花—宜兴陶人对世界陶业的贡献
2022-02-18

    宜兴大拇指堆花工艺、均釉陶、紫砂陶并称为“宜兴三绝”。

    其中,

    大拇指堆花+均釉陶的特点是:

①产自宜兴的“非遗”手工艺;

②用宜兴陶土,凭借艺人日积月累的大拇指功力,用“大拇指”拓、搓、行、揿、撕五大技法灵活运用,在陶坯上堆贴画面;

③完美地烧制,独特的审美效果。

 

图片

 

***  作 品 欣 赏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挂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画缸

 

图片

图片

图片

盂/钵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花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火罐

 

图片

陶台 陶凳

 

图片

千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储粮坛/储茶罐

 

图片

围棋罐

 

图片

大花盆

 

图片

大龙缸

 

 


 

 【均陶堆花 】

    宜兴均陶,即均釉陶器,又称“宜均”。宋代(960一1279年)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有特色釉色著称于世。史上记载的名窑有明嘉靖、万历年间欧子明的“欧窑”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的“葛窑”。均陶之美,首在釉色,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数十种,以蓝均最为珍贵。堆花工艺西晋时(265—316年)已有出现,唐宋时期(618一1279年)极盛,明清时期(1368一1911年)融入均釉陶器,相得益彰,创造了宜兴特有的陶瓷工艺品。均釉堆花陶器主要以园林庭院实用陶器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工艺特色。 

    宜兴均陶堆花工艺品分别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收藏,我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南海紫光阁都收藏了均陶堆花工艺品,均陶堆花工艺品被作为我国国家礼品赠送过许多外国首脑。荷兰女王在中国进行陶艺交流时,称均陶堆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均陶堆花艺人也多次应邀赴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现场表演,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