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是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瓷之首。相传,在当年的北宋,汝窑瓷釉中溶入了名贵的玛瑙,烧成后才会形成“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等典型特色。

玛瑙,即使在现代也属于名贵之物,更别说在古代了,所以宋代汝窑瓷的名贵程度可想而知。

素来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名句广为流传。
▎北宋·御用 ▎
汝窑在北宋时创设,是当时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

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胎体为香灰色胎, 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出五彩光芒。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

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面有明显的冰裂纹,形如鱼子纹和芝麻花。
▎稀少·67件半 ▎
官家烧造的汝窑前后大约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

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

当然,这个说法还存在一定争议,因为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民间也可能曾烧造汝窑,并且可能收藏完好,这个就有待历史的考证了。

汝窑瓷秀丽典雅、优美含蓄的特点,极具宋代的风格与特征,也充分反映出儒、道两教在宋代的兴盛发展,也把汝窑瓷推向了“意境”与“绝美”陶瓷风格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