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之韵 | 李遊宇
2022-05-05
图片

1

馆藏作品

《冰雪系列》/ 馆藏作品

图片

作品简析:

李遊宇先生一手创导的汉光瓷,在明清官窑的基础之上,从材料、工艺、装饰与造型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运用其特有的发明专利高温釉下彩,进行绘画装饰,造型、装饰与材质, 三者水乳交融,作品扫除腻粉,褪却彩衣,尽显天生丽质、神韵风骨,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效果和装饰特点。它强调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虚实相间,连贯融通,立体画面的每一视点都力求完美,根本区别于平面绘画,充分发挥了瓷器的立体优势,营造出耐人寻味的美学境界。

 

李遊宇先生的作品分花卉、百鸟和冰雪三大系列。2008年南方大雪,李遊宇创作了名为《冰雪世界》系列的作品(见上图),他用高温釉下彩的方法绘制冰雪山水,他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博大、浑厚、深远的效果,融入了范宽、李成等宋代大家的精髓。从他的画面中能体会到宋人山水大家的气息和风范。李遊宇的冰雪山水系列,大气磅泊、浑厚、深远,表现的是大山大水,是一个冰雪的世界。

 

李遊宇力求找到这种题材在陶瓷上表现的最好形式。他不停地探索、尝试,终于在瓷瓶上创作出了开阔、大气、厚重、寂静、通透、晶莹,充满韵味、一尘不染的冰雪世界。正是汉光瓷特有的白、纯、润、透,使他的整个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表现得如此完美,达到了宁静致远的审美境界。

《和平鸽》/馆藏作品

图片

作品简析:

李遊宇先生的另一绘画系列的风格是百鸟系列,利用汉光瓷特有的白度来表现百鸟的精神,如仙鹤、鹭鸶,雪鹰、白鸽等。他利用釉下彩丰富的灰色调来表现鸟的羽毛层次和生动动态。瓷器画中用纯粹的白色和平鸽构成整个画面,色调单纯高雅,这是百鸟系列的语言风格。

(《和平鸽》创作谈)

 

2

作者简介

图片

李遊宇,1954年生,湖南岳阳人。2008年,李遊宇受聘于复旦大学,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后转设更名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工艺美术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

 

李遊宇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承白雪石、高庄、祝大年、杨永善等大师。他广泛涉猎书法、国画、雕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创作出一大批艺术珍品;其陶瓷作品典雅清新、庄重饱满,含蓄中透出东方气质,隐约中充满内在力量。李游宇肩负复兴民族陶瓷大任,历经15年艰辛探索,在吸收明清官窑技术的基础上,从材料、工艺、造型和装饰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创新,研发创立了“汉光瓷”。其特有的“陶瓷高温釉下彩”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其白度、透光度、釉面硬度和光泽度等理化指标均刷新了世界陶瓷纪录,成为世界陶瓷界的一张“中国名片”,被认为是“中国的、经典的、高雅的”。

 

教学上,李遊宇倡导大师领衔的“工作室”专业教学模式,潜心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明大德、立大志、懂设计、懂材料、懂工艺的优秀陶瓷艺术创新人才。

 

汉光匠心育新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陶瓷艺术大师到工艺美术学科带头人,李遊宇身兼艺术家和教授双重身份,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深厚积淀和对亚洲、欧洲陶瓷艺术的潜心研究心得,与陶瓷艺术创作成就融合,明确了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立德树人培养优秀陶瓷艺术人才的大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李遊宇深入本科教学实践,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大师领衔的“工作室为轴心”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契合工艺美术行业特点和教学流程,围绕“实基础、重应用、强动手”原则,全方位提出培养过程中有关传统技艺、设计创新、工艺特点和生产流程等环节的“培养规格”和“解决方案”,目标就是培养“明大德、立大志、懂设计、能动手、会创新”的优秀专业人才,且已受到专家、用人单位与社会的肯定。

 

李遊宇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强化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两手抓,把课程引入工作室,按工艺流程,设置教学流程,突出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联合业界精英,外引内育,针对企业项目,展开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将企业一线项目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实施大师领衔“国际化”加“双师型”的特色师资团队指导学生学习,落实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2019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持续建设,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教师团队、国际合作、校企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全面提升,学生作品屡屡斩获国内外大奖,终于走出了一条李遊宇魂牽梦绕的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之路。

 

3

代表作品

图片

《冰雪世界》,2009年由外交部长杨洁篪赠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典藏于白宫。

 

图片

2008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访日期间, 此件作品赠于日本前任首相福田康夫。

 

图片

2008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访韩,此件作品赠于韩国总统李明博。

 

图片

《鹤翔呈瑞》 中国美术馆收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成就

1999年

“陈设瓷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金奖;“日用瓷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佳作奖;

 

春华秋实:汉光瓷再铸辉煌

十年磨一剑!李遊宇和他团队的潜心努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汉光瓷捷报频传:

 

1997年,上海梅陇镇广场静安锦亭酒家的室内装修工程首战告捷,一战成名。全陶艺空间气势磅礴,色调统一,野性十足,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自然的亲近与渴望。

图片

 

全国的意向合同和协议书雪片似地飞来,后来还建了江苏省武进市城市规划下沉式广场浮雕,上海亨纳斯广场建筑外墙,哈尔滨的欧罗巴西餐厅,北京天文俱乐部,上海市外滩12号《世纪壁画》(修复)等等。“以陶养瓷”效果立竿见影,“汉光瓷”团队得以心无旁骛地追求各种极致研究,硕果累累。

 

1999年,“汉光瓷”研究成功。在中国美术馆主办“汉光瓷作品展”,其“白、透、润、纯”的超群特质和清新高雅的艺术风格,令人眼前一亮。2004年,汉光瓷被认定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IBLAC会议上,作为上海市特制礼品赠送世界五百强企业首脑。《手工劳作万岁瓶》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题字赠予各省市人大领导。

图片

 

2001年

《飞天直型盅》被文化部外联处收藏;《满叶绣球》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华艺杯金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田园雏菊》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2007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2年

《富贵牡丹图》被淄博市陶瓷博物馆馆藏;《竹节海棠》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国色天香》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国色天香》《芙蓉朝晖》 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汉光瓷“陶瓷高温釉下彩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3年

《白玉兰》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芙蓉月色》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4年

《兰叶绣球》获首届现代工艺美术展银奖;《粉黛牡丹》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中陶杯大师作品特别荣誉奖、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5年

收藏版有限发行21头茶、咖啡具《雾蔼绣球》《晨曦海棠》,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陶瓷协会、中国国务院收藏;

 

2006年

汉光瓷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十五周年定制国礼用瓷;《白玉兰》赠送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日用瓷系列-高脚壶咖啡具、飘形壶咖啡具、球型壶咖啡具获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第一届中国陶瓷创新设计作品展创新设计奖;

 

2006年

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07年

《鹤翔呈瑞》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冬暖图》《唐乐图》被评为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田园雏菊》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陶瓷高温釉下彩”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8年

《玉兰樱花》由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时赠送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牡丹-国色天香》由胡锦涛主席访韩时赠送予韩国总统;《东方飞天斗笠碗》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

 

2009年

《绣球蝴蝶》由国务委员刘延东赠予“微软之父”比尔·盖茨;《冰雪世界》典藏于美国白宫;

 

2010年

汉光瓷获“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品牌”奖;汉光瓷获“中国高端日用瓷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

图片

图片

国宴用瓷《金秋颐和》

 

图片

2015年,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一行数十人访问汉光瓷陶瓷陈列馆。在观看并了解汉光瓷所取得的一些列创造成果之后,连声赞叹,顺便表达了将汉光瓷的设计理念与艺术元素嫁接到奥运会相关领域的设想与期望。

 

图片

2018年 汉光瓷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倾情打造国宴用瓷《玉兰盛典》,首届进博会组委会颁证感谢。

 

4

作品集锦

图片

《东方飞天斗笠碗》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图片

《蝶舞绣球》国务委员刘延东赠与比尔·盖茨

 

图片

釉下彩《郁金香》

 

图片

釉下彩《春之樱》

 

图片

釉下彩《雏菊》

 

图片

李遊宇2021年设计创作紫砂壶《太宇生风》

 

图片

李遊宇2021年设计、制作紫砂壶《晴雪》

 

图片

李遊宇2012年绘制粉彩瓷板画作品《迁徙》(220X80CM)

 

图片

李遊宇2011年绘制粉彩瓷板画作品《冰河系列-雪融》(220X80CM)

 

5

展览现场

李遊宇先生带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自2015年开始举办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柴烧艺术节两年一届,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目前已举办四届,以现代教育为出发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推动中国陶瓷柴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集文化、学术、艺术、社交等为一体的陶瓷柴烧艺术嘉年华活动,作为国际首个全面展现不同国度陶瓷柴烧传统艺术及创新理念的交流盛会,吸引了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国际知名柴烧艺术专家携其作品与会, 得到二十多所海内外高校及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图片

第四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式现场,上海市松江区清空人居产业园。

 

图片

第三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展览现场,于上海市中心。

 

图片

第三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学术论坛现场。

 

图片

首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式现场

 

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特色产区政府共同打造国际柴烧艺术节品牌,宣传柴烧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陶瓷艺术门类,将陶瓷产区与国际陶艺紧密结合,传统柴烧艺术与高校教育无缝对接,使柴烧艺术在传承中得以创新,在融合中得以发展,陶瓷柴烧文化发祥地的误解得以正源,为中国陶瓷文化再次影响世界作出应尽之力。

 

6

同心筑梦

汉光瓷受到领导人关怀

2009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一行参观汉光陶瓷,观摩汉光瓷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公司十年一剑设计、生产出具有时代性陶瓷,充分肯定汉光瓷取得的成绩,并期许作为上海标志性文化创意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图片

2018年,《匠心传奇》由杨澜担纲“策展人”,探访十二位世界一流、面向未来的中国当代大师,专程过来向李遊宇学制陶,并做专访。

 

汉光瓷:重回世界之巅

创立汉光瓷之初,李遊宇就认识到中国现代陶瓷要翻越两座大山才能重回世界之巅:一个是中国古代官窑,一个是现代欧洲的皇家瓷器。现在,汉光瓷用数据说话:

图片

汉光瓷与世界名牌、中国历史上名瓷、中国现代瓷理化指标数值对比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科院检测机构,由此可见,汉光瓷的一系列理化指标不仅超过了德国罗森泰尔这个世界公认的最前端的瓷器品牌,更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5年冬天,李遊宇携夫人在德国西门子中国执行总裁斯密特先生的陪同下访问德国麦森。李遊宇拿出几件汉光瓷大口碗和盘反扣在玻璃板上,盘口纹丝不动。再拿出麦森的产品也反扣在玻璃板上,没有一件是不摇晃的。在麦森人不可思议的眼光里,李遊宇缓缓道:“这就是汉光瓷在当代高端瓷器中制定的新标准之一。”

 

汉光瓷在国际上得到了不少同行的高度认可:

在全美陶瓷艺术年会上,同行谓之:“选料之精、工艺之良、呈现之美,匪夷所思。”

澳洲陶瓷玻璃专家Peter Crisp看后赞道:当代世界几大名瓷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陶瓷系教授岛田文雄说:“汉光瓷使人眼睛一亮,堪称一绝。”

 

在中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冬奥会上频频刷新纪录,突破自己的极限之际,汉光瓷也代表“China”默默地重回全球陶瓷之巅!

 

壮志弥坚:打造世界品牌

 

如今68岁的李遊宇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心系陶瓷事业后继人才的培养,重回高校担任教授。这一次,无论是讲中国古代陶瓷还是现代陶瓷,他都慷慨激昂,底气十足!

 

在李遊宇眼里,所有的一切,只为一个希望——中国人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瓷,回来了!大家都知道瓷器叫‘China’;但不知道全球最好的瓷器叫‘汉光瓷’,就在中国上海!”

 

图片

 

图片

李遊宇任职以来,常与陈汗青老师一起为学校与学科专业的一流建设辛勤耕耘荐才引智…

 

图片

李遊宇学生时代与陈汗青老师等合影,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同心筑梦。

 

图片

常沙娜先生与李遊宇共同创作的飞天斗笠碗, 2008年

 

图片

2003年,华君武和张守智两位老师翻阅李遊宇作品

 

图片

吴冠中先生带领陶瓷77班学生在八达岭写生留影。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图片

《涛》 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大赛一等奖

 

图片

《竹》入选全国美展

 

图片

《石.静》

 

图片

《裙》获 2018“中国国际灯工艺术展”最高奖——金奖

 

2019-2021年,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166人,获奖110余人次,出色成绩使专业影响力、知名度在业内迅速扩大,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具有跨界思维和国际视野,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得到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与社会的肯定。

……

时至今日,汉光瓷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不仅是陶瓷大国,还是陶瓷强国”。但李遊宇丝毫不敢怠慢,他知道,中国陶瓷复兴任重道远,汉光瓷要成为世界级品牌,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要建成为国家一流、世界知名的设计专业、取得高质量成果,培养更卓越的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期部分资料由作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汗青艺术馆等处供稿。囿于条件、时间,难以面谢;不当处请谅;欢迎您为公益性服务提供珍贵资料)

 

后记

20年前我校成功启动艺术学科提质申博工程…而今构建艺术馆在线平台,更是砺学砺行,助力立德树人、健康学术生态与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以此展陈和汇聚艺术与设计名家、新秀贡献的馆藏成果,系列性刊发作者们不忘初心,为实现人民向往美好与民族复兴伟业讲好中国故事之作;努力融合创造力、真善美和中华文化价值观、健康观,奉献有品位有格调、助力学子铸魂攀峰、崇德尚艺的智慧与爱心;努力完善本公益平台,以新的探索、方法、技术、手段、创意与形象语言,推送相关学科专业出人才、出精品、创一流的经验与图文;努力以多种形式,赋能设计之都等政产学界围绕城乡未来、艺科融合、协同创新持续发展,进行专业性探究与交流。

图片

衷心感谢各位的辛勤付出!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汗青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