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川首展|锻陶 — 陆斌陶艺器皿展
2022-02-19
图片

 

白川 Gallery

开幕 首展

 

展期/ 2022年2月26日-3月27日

(每周一定休)

艺术家在廊日/ 2月26日、2月27日

 

展览时间/ 10:30-18:30

观展免费,展品可售

 

主办/ 白川 Gallery

江苏南京鼓楼区红五月硅巷8栋102

 

观展预约方式见文末

 

图片

 

PART

1

Pottery In

The industrial age

工业时代的

制陶教程

 

白川艺术空间,如白水流过之地。水流不可胜数,此展为其滥觞。此间的序章,陆斌的回首一望,时间指向1997年。本次展览的主题,是陆斌的“97式花器”。

 

图片

 

二十五年过去了,“逝者如斯夫”。水流无形,日升月恒,那岁月中不老、于今日仍称现代艺术者,是陆斌先生的陶。这些于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定型的陶艺作品,要到今天才能被认识。

 

图片

 

回到1996年,我在艺术鉴赏课上看到了雍正粉彩蝠桃盘,如遇甘霖。指引我逃避现实功利的路径,从此多了一个陶瓷。同时,陆斌在深圳,一边做着那些主题宏大、表达深沉的当代陶艺作品,一边也把内心的温存留给了泥片和花,97式花器因此诞生。我们当下继续讨论它们,因为经过了时间的锤炼和拣选。

 

图片
图片

 

陆斌在南艺求学的时候,本无意去制作器皿,而是想从事雕塑——传统中国士人“君子不器”的观念、上世纪八零年代浓郁的文艺复兴式的氛围,以及他对历史和现实的个人思考,都驱使他去讨论更为宏大的话题。

 

这二十年来,陆斌创作了不少令人惊叹的当代陶艺作品,从早期的化石系列到近年的信仰之塔和残损之书(大悲咒系列),都是纯粹只为精神留存的陶瓷,是他个人对时代和自身思考的瓷化,它们往往是残缺或破碎的。

 

反观这一组97式花器则有着近乎完美的形式,甚至有他很独特的对“实用”的定义和设计。我如此去理解其中的张力:那些破碎的形式要么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要么是他个人对现实的坚硬还击,拒绝被使用,拒绝被工具化。而花器中的“完美”,则是他忍耐着、坚持着去作从从容容的表达,这两者都是陆斌。

 

图片

 

是的,二十年后,当陆斌从一堆堆的碎片中起身,重新看到自己当年的那一组“完美”的、有工业审美趣味的、漠漠含光的器皿,一定也起夫子之叹。他重新拿起泥拍,使用当年在南艺学到的最初的陶艺技能,像锻造铁器一样,拍出一条条泥片,围出一个个身筒,又去演绎它们,壮大它的家族,去重新塑造它们,让它们更加简练有力,愈加内敛丰富,这时候的陆斌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他自己说是“退步”,而我看到的是他内心温柔的部分,前进了

 

图片

 

《退步》

——陆斌

中国人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里的退步有退让和妥协的意味。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选择和退让,而无论是否愿意,妥协都是人生必修课。当退休下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人生又到了一个转折点,积极进步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选择退步倒是还有一些空间。退步是意味着对命运的妥协,也是对自己的宽容。这不禁让我想起儿时老师常说的进步与落后的戒训,与落后相比,这个退意味着曾经有过进步,所以在我退休的时候选择退步应该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因为我见过有人因为要坚持进步,但却江郎才尽,不得不去挣个一官半职的挂名,继续混迹于江湖,亦或得不到进步的机会而郁郁寡欢。

 

对我而言,无论是人生还是专业上的退步都是因为喜欢。做这个展览就是一个退步的宣言,退步点选择在了我进步的起点。这次展览的这些《九七式花器》,就是在1997年,我在深圳工作室创业时的第一批作品。后来改弦更张地做了十多年“化石”,之后又做了十多年的“大悲咒”,人生就步入暮年,虽有壮心但已无力回天。

 

退步亦是一个象征,或许我的创作观念可退回到了陶瓷器的实用原点,褪去了所谓虚华无实的追求,让作品价值回归史前人类创作它的初衷。

 

同时,在制作工艺上我也退回了最传统的泥片成型工艺,这种在世界上举世无双的成型工艺一直以来是以江苏紫砂、均陶工艺为代表的,它本应该是我们工作室特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我的创作一直青睐于使用泥片成型,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泥片成型工艺,在国家社科课题的支持下,我用了三年的时间调查了中国的云南、海南、安徽、江苏四省与海外的柬埔寨、斐济、韩国等四个国家十个调查点的传统泥片贴(围)筑制陶工艺。并拍摄了一部53分钟的高清纪录片,按工艺阶段翔实地记录了现存泥片贴(围)筑工艺的制作过程。

 

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基本上厘清了一些事实,泥片贴(围)筑工艺同史前同期出现的捏塑法,泥条盘筑法一样,同时并存于后期漫长的制陶工艺发展历史之中。泥片贴(围)筑工艺是由大(小)泥片贴筑工艺(包括内模泥片成型法)逐步演变至单泥片围筑的技术,并成就了该工艺在技术层面上的最高水平,宜兴紫砂壶的泥片成型工艺。

 

现代的泥片成型工艺不仅是一门完善的应用技艺,也是一种制陶技术美学的载体。由于泥片在成型时被切割、扩张、扭曲等技术动作在泥土表面留下的痕迹,再有泥片之间的叠贴,卷裹的特殊印记,都使得泥片围筑的造型有着鲜明的表现语言、如果将紫砂壶成型中的面与线脚的压光技术运用于器皿的成型,则有更浓郁的东方艺术的形式美感。这种技艺被个人的艺术修为所驾驭,也能成为独特的现代陶艺的修辞手法。我这批前后延绵了25年的创作,表达了我对传统工艺的敬意。

 

在这本小画册设计之时,收到了《九七式花器》参加LOEWE罗意威国际手工艺大奖2022年入围的通知,这套作品能在众多竞赛作品中入围决赛,就证明了作品自身的价值,它让我在退步的惶恐之中感到了些许欣慰。但我相信对我而言退步更像和女儿小的时候玩的进二步退一步的游戏,在看似退步中缓慢前行,在四下奔突中走向终点。

 

图片

 

因为花器是器皿,器皿即是空间,在能容纳花的空间里,最大的是天地,至大无形,苞育万物。若不是效仿了那造天地之心,陆斌如何做出此等尽善尽美的花器。

 

尽善尽美得就像当年我看到的那只雍正粉彩蝠桃盘,良工美才,温润新鲜。蝙蝠在成熟的桃林中飞行,它们以娴熟的超声波领航术来避免撞破一枚成熟的水蜜桃——哪怕只是一枚。当桃子成熟,蝇蚋纷飞,蝙蝠就来收割它们,也把桃子留给吃桃子的。有一年的春夏之交,在一晚的蝙蝠飞行之后的上午,我在姑妈家的桃园就吃了十三只桃子。那只盘子让我意识到,古人把蝙蝠和成熟的蜜桃绘于盘中,有良好的寓意,多福多寿且美。

 

图片
图片

 

可是陆斌的陶器上,既没有桃子也没有蝙蝠,它们也不是白如玉的瓷,它们是生锈的铁器、丝绒面的革制品、花斑的岩石,从青铜黑铁时代穿越而来的盘或钲,其间闻得出冷月照在岩壁的气味,也有海洋的气息,是园丁或船厂的工人用了许久的工具,岁月和汗水早把它们摩拭得恰好,陆斌想在其中插上看不见的花,盛上我们吃不着的果子。好的花器和食器,真是不需要真去使用的。它们放置在空间里,单纯地存在着,就足够好了

 

图片

 

从1997年到现在,陆斌作品二十多年的作品呈现了“完美——破碎——完美”的超越之路,像极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段论。是知天命的妥协和放下,还是青春的回潮和凝结,所得唯独在他的心里。至于旁观的我们,哪怕没有陶瓷的专门知识,也能感受到力量和美。很荣幸在白川艺术空间,举办此次陆斌先生陶艺作品展,初试啼声,已然煌煌。

 

——顾力   

2022年2月14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PART

2

About Lu Bin

关于

陆斌

 

图片

 

陆斌

1961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94年在深圳建立第一个个人陶艺工作室。1998年建立深圳雕塑院陶艺工作室。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 IAC )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委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Solo exhibitions

个展

2000年 “陆斌陶艺雕塑展”世界画廊 香港

2000年 “陆斌陶艺雕塑展”索卡艺术中心 台湾

2006年 “陆斌陶艺作品展”尼尔画廊 堪萨斯

2013年 “陆斌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 南京

2017年 “碎岁平安”陆斌实验紫砂作品展 南京

2019年 “无常”陆斌艺术作品展 W艺术空间 南京

2022年 “锻陶”陆斌花器作品展 白川Gallery 南京

 

Significant  exhibitions

重要参展

2008年 “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家作品陶艺双年展” 杭州

2008年 “广东省第一届雕塑大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8年 “中日韩现代陶艺新世代交流展”石湾当代陶瓷美术馆

2008年 “第四十三届国际陶协大会会员展” 西安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厦门美术馆 

2009年 “文思物语”中国当代陶艺展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

2010年 “第七届国际陶瓷与玻璃电影展” 法国蒙比利埃

2010年 “第30届国际陶瓷竞赛展 西班牙阿尔科拉

2011年 “首届西班牙国际陶瓷电影节”西班牙瓦伦西亚

2011年 “龙之焰”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美国邀请展

2011年 “亚洲现代陶艺交流展 ”石湾当代陶瓷美术馆

2011年 “韩国京畿道国际陶艺双年展国际竞赛展”利川国际陶艺中心 韩国

2011年 “高岭杯”首届国际陶艺双年展 景德镇

2012年 “中国当代实验陶艺家邀请及提名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年 第八届中国当代青年家作品陶艺双年展 浙江省美术馆

2012年 新“瓷器”:景德镇的瓷器艺术展1910-2012 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 纽约

2012年 “香港与一个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2012年 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 北京世纪坛

2013年 “58届法恩扎当代陶艺竞赛展”法恩扎陶瓷博物馆 意大利

2013年 “2013韩国青州国际工艺双年展邀请展”韩国

2013年 第二届“高岭杯”首届国际陶艺双年展 景德镇

2013年 “界·尚”中国当代实验陶艺作品邀请展 山东

2014年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

2014年 当代炼金术——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 南京

2014年 形制之上——中挪当代陶瓷艺术展 (中国展)苏州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陶瓷艺术展 西安

2014年 南京国际美术展 南京

2014年 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 杭州

2015年 《River to River》南京、圣路易斯艺术交流展(南京)

2015年 对话——2015亚洲当代陶瓷艺术展(杭州) 

2015年 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

2015年 四方水土•青岛首届国际陶瓷艺术展(青岛)

2015年 第八届京畿道世界陶瓷双年展(韩国)

2016年 “黏土之约——首届中原陶瓷双年展”(河南)

2016年 “当代国际陶瓷设计展”(韩国) 

2016年 “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北京)

2016年 “源·归丨2016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杭州)

2016年 “醴陵瓷谷国际陶瓷名家邀请展”(湖南)

2017年 “纪念 : 缅怀人生"-GICB2017 骊州主题展(韩国)

2017年 “士别三日”·青岛第二届国际陶瓷艺术展”(青岛)

2017年 “熔点——国际当代陶瓷展(南京)

2017年 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银奖(南京)

2017年 经典再造•醴陵瓷谷国际名家陶瓷设计邀请展(湖南)

2017年 第二届“江苏美术奖”美术作品展览(南京)

2017年 界尚-第四届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山东)

2018年 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台北)

2018年 《跨界东方》2018 IAC会员展(台北)

2018年 “另一种设计”深圳华美术馆

2018年 “大道成器”——国际陶艺邀请展(清华美术馆)

2018年 “泥土之相——2018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

2018年 景德镇国际陶瓷电影节 (景德镇陶溪川)

2019年 首届世界壶艺大赛(宜兴)

2019年 “府城荣光”艺术展(台南市美术馆)

2019年 “Sunday morning 国际陶艺邀请展”景德镇、荷兰

2019年 “新物志——中国当代陶艺展”广东省美术馆

2019年 “多元对话与时代转向”——中国当代邀请展(福州东南艺术中心)

2019年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壁画)(河南郑州美术馆)

2020年 “相遇·上海当代陶瓷实验艺术展”(上海可美术馆)

2020年 “南京纬度(第二回)艺术作品展”(南 京 美 术 馆)

2020年 萨格勒布国际陶瓷玻璃邀请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eramics and Glass

2020年 “第三届广东省高校陶艺学院展”(广州大学城美术馆)

2020年 “瓷的边界”—TXC Sunday morning龙泉国际陶艺邀请展

2020年 开物: 当代中国的日常与想象(法国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

2021年 “第十二届中国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

2021年《时代匠作——中国手工艺展》(瑞士卢加诺)

2021年 界·尚——第六届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山东省美术馆)

2021年 “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1年 “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

2022年 LOEWE罗意威国际手工艺大奖展(韩国首尔SeMoCA)

 

 

Awards&Collections

奖项&收藏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1999年 “首届中国现代陶艺邀请展”银奖

2000年 “52届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艺竞赛展”银奖(意大利)

2000年 “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学术年度展”银奖

2001年 “第一届韩国京畿道国际陶艺双年展国际竞赛展”评审特别奖(韩国)

2001年 “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评比展 优秀奖

2002年 亚洲文化协会洛克菲勒奖金(美国)

2003年 “第二届江苏省雕塑艺术作品展”铜奖

2007年 “首届广东当代陶艺作品展”银奖

2010年 “第七届国际陶瓷与玻璃电影展”人类文化遗产奖(法国)

2011年 “首届西班牙国际陶瓷电影节” 金奖及最受观众欢迎奖(西班牙)

2013年 “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优秀奖作品奖

2013年 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

2014年 “手艺的温度——第八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优秀作品奖

2015年 “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优秀指导教师奖(南艺设计学院)

2017年 “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银奖

2017年  第二届“江苏美术奖”

2017年 “2017年度江苏教学成果奖”(江苏省教育厅)

2018年 “景德镇国际陶瓷电影节” 中国陶瓷电影贡献奖

 

1999年 《砖木结构V》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0年 《化石2000II》中国美术馆

2000年 《年年有余》广东美术馆

2001年 《化石2001VIII》美国ALFRED大学美术馆

2001年 〈砖木结构XIII〉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

2003年 《化石Ⅵ》贝纳基博物馆 雅典希腊

2004年 《化石2003》西湖美术馆

2005年 《化石2004》宜兴陶瓷博物馆

2005年 《化石2003Ⅰ》中国美术馆

2006年 《化石2004》浙江省美术馆

2007年 《化石2006Ⅱ》、《化石2002Ⅳ》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基金会

2007年 《煲》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基金会

2014年 《大悲咒-3》中国国家画院 

2016年 《大悲咒-3》佛山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

2016年 《大悲咒-6》醴陵瓷谷国际陶瓷美术馆

2016年 《化石2002Ⅴ》韩国陶瓷设计协会

2018年 《碎岁Ⅲ》青岛市南区人民政府

 

 

入围2022罗意威工艺奖决赛

 
图片

 

2022年LOEWE FOUNDATION罗意威工艺奖决赛入围者

专家组委会从超过3100组参赛作品中,甄选出30组作品入围决赛,陆斌的“97式花器”是其中一组,角逐金奖。

 

The Finalists of the LOEWE FOUNDATION Craft Prize 2022

30 works have been selected as Finalists by the Experts Panel. These works will take part of the LOEWE FOUNDATION Craft Prize 2022 exhibition that will travel to Seoul in Summer 2022.

 

 

/

 

PART

3

Information

展览

信息

 

 

主办/ 白川 Gallery

策展/ 顾力

布展、侍花/ 李慕白

海报设计/ 红龟工作室

 

展期/ 2022年2月26日-3月27日

(每周一定休)

艺术家在廊日/ 2月26日、2月27日

 

展览时间/ 10:30-18:30

观展免费,展品可售

 

会场/ 白川 Gallery

江苏南京鼓楼区红五月硅巷8栋102

Tel:18362058448

 

 

关注公众号:白川 Gallery

点击菜单栏“预约”进入预约界面

填写姓名、手机、预约日期

显示“提交成功”,即成功预约

图片

(为配合防疫管理,也为了您在观展时有一个更好的体验过程,请关注公众号后进行预约登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白川 Gallery

 

开放时间

每周二到周日(每周一定休)

10:30-18:30

Opening Time | 10:30 A.M. - 6:30 P.M. 

TUE. - SUN.(Closed on Monday)

 

 

地址

江苏南京鼓楼区红五月硅巷8栋102

Address | Room 102, Building 8, 

Hongmay Silicon Lane, Gulou District

图片

 

联系我们

Tel : 18362058448

 

 

图片

公众号白川 Gallery

客服微信号:baichuan-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