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成化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

成化斗彩是明代最脍炙人口的瓷器。由于斗彩只是主要作为宫廷玩赏品而烧造,因此当时生产数量就很有限,在明代就已作为极贵重的珍品。例如《野获编》记述在明代万历时期一对成化窑杯就要值白银一百两。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斗彩,又称逗彩,但“斗彩”这个名称,在明代还没有形成。明代晚期一些记述瓷器的书籍如《博物要览》、《敝帚轩剩语》、《清秘藏》、《长物志》等都还没有“斗彩这个词。他们把成化斗彩叫做“成化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还是称“成窑五彩”。

明成化斗彩蔓草纹瓶

最早使用“斗彩”这一专门名称并加以解释的,是成书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成(化)、正(德)、嘉(靖)、万(历)俱有斗彩、五彩、填采3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人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

明成化斗彩团莲纹高足杯

在成化以前,已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品种,例如宣德朝的青花矾红(釉上红彩)彩已相当成功,但它只是青花和釉上单一红彩相结合。成化斗彩则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它在釉上一般有三四种不同彩色,多的达6种以上,其色彩的特征都极鲜明。

明成化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成化斗彩目前收藏最多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湾省故宫博物院。由于是宫廷的珍玩,一般不见大器件,其器物主要有盖罐(因罐部底有“天”字款,因此又称“天”字罐)、碗、杯、高足杯、洗、碟及盖盒。

明成化斗彩灵云纹杯


明成化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成化斗彩均为官窑器。制作讲究,器物底部的釉和器身釉色一致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其图案花纹多花鸟、团花、莲花、葡萄、花碟、团龙、夔龙,天字罐有龙纹及海兽。

明成化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明末清初尤以葡萄杯和鸡缸杯名噪一时。《博物要览》列举了明末所见精致的成化斗彩器:“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鳖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次若草虫子母鸡劝杯,人物莲子酒盏,五供养供盏,草虫小盏,青花纸薄酒盏,五彩齐箸小碟,香合,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

清初大收藏家高江邦的《成窑鸡缸歌注》云:
成窑酒杯,各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莹洁而质坚。鸡缸,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

明成化斗彩折枝花纹浅杯


由于成化斗彩极名贵,因此历代都有仿制,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两朝仿制的“天”字罐和鸡缸杯都能有很高的水平,但康熙、雍正官窑的仿成化斗彩鸡缸杯都标明“大清康熙年制”及“大清雍正年制”的官款。

明成化斗彩婴戏图杯


明成化斗彩缠枝莲纹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