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宋代南方窑口青瓷有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马品一
马品一说自己:“我在‘当代’与‘传统’中来回奔跑,试图找寻属于我的艺术语言。”或许,2020年正是他跑向“传统”的一年。 看过了《融》的大破大立,领略了《七贤》系列的文人风骨,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每一次大刀阔斧的创新,相比之下,《执》像是一种轻描淡写,传统与创新相融,将陶、瓷之美表现得游刃有余。
能分享一下《执》的创作过程吗?
2019年冬天,“紫砂新青年邀请展2019”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办,就此机会,我们在北京——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展开了游学。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我看到了一件宋代南方窑口瓷器,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几乎是在看到她的那一刻,我脑海中就浮现了壶嘴和壶把的设计,所以《执》是我迄今为止光素器作品中最快完成设计的一件作品。
设计理念是怎样的呢?
宋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高峰,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极简美学,最早就兴起于宋代。宋代陶瓷艺术也取得了超前的突破,受道教和程朱理学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简约、自然、典雅的艺术风格,宋瓷的造型简单准确,甚至到了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地步。在此基础上再做设计,怎样避免画蛇添足,是我考虑的重点。
我在原器造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壶嘴、壶把、壶盖、壶钮。
壶形以线条变化为主旋律,搭配了三弯流、飞把,肩颈、腰腹、壶盖的线条形成呼应,力求灵动飘逸。
设计壶钮的时候,考虑到这款壶器形高,如果壶钮也高,整体的气就是往上走的,所以我把壶钮设计的稍扁一些,把气压一压,与壶盖相得益彰,使之在灵动中不失稳重。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壶钮不好拿捏,其实不然,我在壶钮顶部设计了一条线,就是为了便于拿捏。
取名为《执》,是有什么寓意吗?
时大彬有一件代表性的作品叫做《高执壶》,整体造型偏高,壶腹呈圆球形,短粗颈,弯流,曲柄,给人大巧若拙的感觉。《执》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创作理念却是截然不同。《执》的灵感来源于宋器,“执”是偏执的意思,寓意怀着偏执的态度面对艺术。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偏执的人吗?
我对于自己喜欢的事就会特别认真,比如做壶,还有打台球的时候也很认真,哈哈!
在《执》的创作过程中,你有哪些偏执的追求吗?
泥料和工具,不知道算不算。《执》所用的泥是我自己调配的,将不同目数的泥料混合,以凸显颗粒感的变化。此外,我也奉行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执》自制一套工具,精益求精。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学习制壶的时候,师父和师娘就教导我们,工具制作、泥料选制都要自己动手。师傅、师娘不仅教我们制壶,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生活和做人。
2021年有什么计划吗?
2021年会有更多的作品,因为我想在2022年举办一场个展,纪念我跨入紫砂行业10周年。
▼ 作品赏析
▼ 艺术家简介
马品一
独立艺术家,陶艺家,1994 年出生于宜兴丁蜀。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曾获江苏省太极拳冠军,2013年拜入王小龙、高丽君夫妇门下学习传统紫砂制作工艺。且受西方艺术的影响,不断探索紫砂的可能性,试围以荣砂为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代表作品《融》系列、《七贤》系列。
《紫砂新青年2020》入编艺术家名单
马品一 何 流 马 冀 尚 赟 温可嘉
顾俊飞 周 倩 蒋程思 朱寒涛 周俊跃
袁 鹏 杨 涛 黄 茜 姚 佳 范旭东
蒋梦瑶 储亚军 勇禹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