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021届南京艺术学院陶瓷系硕士毕业生——周雅青
2021-06-23

导师的话

       “周雅青是个很踏实的学生,她原来是学动画的,陶瓷对她来说完全是个新领域,当年为了考陶瓷的研究生她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陶瓷专业的相关工艺。进校之后她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三年的时间一点没浪费,都花在了学习上,在疫情期间,为了不浪费时间,她甚至自己在家买了个窑。
陶瓷是个手艺活,是技术的磨练和细节的把控。三年里,周雅青一直在挑战自己,她每个系列的作品下都埋着长长的时间线,无数的试片,无数的小稿,无数烧完后不满意的成品——在一次次重新开始之后是对自己的苛刻,是巨大的耐心和执着。因此周雅青的作品往往有很高的完成度,婉约且克制,温和而严谨,一如她自己。”

 

——李雨花 副教授


作者自述

图片
       作为跨专业学习陶瓷的我,是带着满腔热情的,但现实是踏入新的专业领域,一切都是重头开始,别人已经开始创作,而我连一些基础都未掌握,因此时常陷入创作的困境中。而这时我的导师李雨花对我说:“不要把创作当做一件很严肃的任务,而是要把这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发现它的乐趣。”这句话对我的创作启发深远,因此在以后的每次创作中,我都会对陶艺投入真心的喜爱。此外,在设计创作之初,我读了很多著名设计师的自传,这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读黑川雅之的自传,使我明确了作品的创作意图:以美为方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与观众起到共鸣,从而达到直击心灵的美。安藤忠雄的书让我明白,作品不是简单的泥土搭建,而是被设计师赋予生命力量的再生。因此,在我日后的每一次创作中,都会不断读书,充实内心,最后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作品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豆蔻年华》

材料:陶瓷

尺寸:28cm×26cm×38cm

创作年份:2021年

       “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早春二月枝头,豆蔻花含苞待放,如十三四岁的少女惹人怜爱。此作品将花与女人体结合,在似与不似间,寻找花朵的娇艳与女孩的柔美,以简洁而饱满的曲线,年轻而柔和的色彩,传达作者对花与女性美的理解,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生》

材料:陶瓷

尺寸:22cm×24cm×26cm

创作年份:2020年

       以花与女性哺育生命的生殖器为元素进行设计。因为生命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伤痕累累的母亲与纯洁的婴儿,因此作品用象征鲜血的红色以及最纯真的白色,来赞叹母亲诞生生命的伟大与不易。

图片

《光纹》

材料:陶瓷

尺寸:20cm-23cm

创作年份:2020年

       意在以陶瓷的肌理探讨光的形式。自然界中的光总是捉摸不定,似乎只有影子能显示它的存在,因此以影显光的理念是作品的灵感来源。作品实验了大量的肌理,通过光的照射,陶瓷的肌理显示出微妙的变化,从而显示出不一样的质感。

图片

图片

《合一》

材料:陶瓷

尺寸:25cm×12cm×37cm

创作年份:2019年

       建筑之道,天人合一,以简洁的线条表现建筑的形体。每件作品中“楼梯”的元素,表达引领的的意思,拾级而上,在行走的过程中寻找宁静平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身体山水》

材料:陶瓷

尺寸:26cm×26cm×12cm

创作年份:2019年

       人是赤条条的来到世上,裸体是人最本真的展现。此套以山水为象,表达是人们向往自然,山水与人的融合之情,仿佛是人回归自然,与自然再次融为一体的理想愿景。

图片

图片

《一平米静心》

材料:陶瓷

尺寸:主茶壶:8cm×8cm×12cm

创作年份:2019年

       茶具的消费定位是现代年轻人,因此风格选用的是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种类的范围包括茶具、花器和香器等。作品主旨是希望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享受一平方米的静心。在闲暇之余,三五好友,或者独自一人时,品茶、闻香、赏花,享受一刻钟的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