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前言:我的祖父晋佩章先生并非工艺美术科班出身,但是他对传统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尊重传统,并发扬传统,深得传统艺术的精髓。在结合工艺和自身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形制规整严谨,雅致内蕴而不跳脱的钧瓷作品,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读古风诗篇一般,格调高贵,气韵万千。从中既能领略古代匠人的智慧,也能体味现代大家的神韵。现有“刘山十八式”传世,笔者身为晋佩章先生后人,据多年研究心得,为您一一解读。
正文:
“刘山十八式”之铺耳尊
铺耳尊是刘山十八式之一,该作古典敦厚,规制严整,整体而言,并具汉韵明风,备受藏家的认可和追捧。
铺耳尊的蓝本是清代雍正官窑弦纹兽耳壶,斜口溜圆肩,敛腹撇圈足。晋佩章先生在传移模写的过程中借鉴了青铜器的造型范式,调整了整体的比例,从审美的角度而言,部分清代瓷器通常具有“纤巧病瘦”的审美,也就是器型中的张力不足,这种调整是对“瘦”系审美的纠正,这样的纠正强化了整体器型的“敦正中庸”之感。与雍正版本对比,在细节方面也做了多处调整,如弱化了撇足、强化了耳饰、腹部收敛的弧度也有所加大、铺首采用明式范本微调。
耳饰作为陶瓷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的形制轮廓,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传统的对称型器皿中,耳饰往往置于整体轮廓线的舒缓或转折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晋佩章先生的铺耳尊中,很明显耳饰处于线条转折的位置,更加突出立体的耳饰,是对曲线的一种视觉上的强化调整,仅看剪影轮廓,铺耳的顶额将瓶身的肩部向外扩展,有着“平肩”的既视感,使得整体轮廓在肩部变“硬”。但这种“硬”是与整体曲线融合一体的,较好的弥补了曲线轮廓的“柔”。
底足在钧窑造型中,其形制是与钧釉材料特征的密不可分的。传统钧釉大多属于乳浊分相的厚釉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传统往往足部不能被釉包裹,须得“铜口铁足”。为避免流釉粘足,钧窑造型的下半部,多数会考虑如何把釉收留在足圈之上,所以在这个部分尽量的避免直线造型,并加“把釉线”,或通过旋坯将足圈上沿外扩。这种做法是基于功能的需求,也使得钧窑圆器的底足,大多硬朗明快且简洁的特征。
有诗赞曰:
汉魏风骚遗颍川,明周松柏立陵前。
清室画成禁苑品,唐僚访禹雍正篇。1
唯留窑火千年业,抟土陶钧历代传。
摹神从意不拘束,出手当遵工艺先。
注1:雍正帝好仿古釉器,甚至亲自参与设计,时任景德镇督窑官唐英为迎合雍正,派幕僚吴尧圃访均州,后成功烧制仿钧釉。
·End·
铺耳尊的由来和演变:铺耳尊的蓝本是清雍正官窑弦纹兽耳壶,溯其源头是汉代绿釉或彩绘陶器壶,而类器皿则深受战汉时期青铜器型的影响,再上溯则可以在商周青铜罍中找到其蓝本。在青铜器和早期陶瓷中的“壶”,并非是指我们现在经常所见的流嘴手柄俱全的茶壶,而是一种礼器,有盖酒器,著名的有“莲鹤方壶”,它常常与“鉴”组合在一起,山西太原赵卿墓出土时既是壶鉴放在一起。这类器物造型简单的去理解属于上部主体为S型,下部加直线底座(足),是一种经典的造型模式。之所以称为“尊”是因为其源自青铜礼器,同时避免与现代的“壶”产生冲突。
弦纹与旋纹:弦纹作为造型装饰的一种,一般高于器物表面呈凸状直线圈,源自于青铜器,俗称“起筋”,它在青铜器中的作用,多数用来作为其他纹饰的分界线,也有一部分直接拿来作为装饰。而在仿青铜系列的钧窑器中,由于钧瓷厚釉的关系,通常会省略蓝本青铜器物中的繁复纹饰,仅保留成组的弦纹,用以影响釉的流动,并作为整体型态的视觉节点。对应的有低于器物表面的凹线纹饰,则俗称“旋纹”,意为刀具在泥坯表面旋削出的直线纹,现多属于手拉坯器物常见的装饰,作用弦纹类同。
图引:
↑清雍正仿钧红弦文兽耳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高26cm
↑汉绿釉盘口旋纹铺耳壶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馆藏品 35.23 x 19.2 cm
↑春秋螭纹铺耳青铜壶 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品 高32.8cm
↑西周铺耳青铜罍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 46.99x45.72cm